「精益六式碼」 成新世代的優質管理模式

經濟一週第1556期27-08-2011

摩托羅拉 (Motorola)的六式碼(六式碼)管理加上豐田(Toyota)的精益(精益)生產技術便成了當今風行的精益六式碼(Lean Six Sigma)。這套全球推崇的優質管理模式已融入不少外資企業、國有企業、私人企業,以至政府機構的日常運作中。

就以英格索蘭(Ingersoll Rand)為例,它是一家歷史悠久、不斷創新的企業,持續為全球客戶提供卓越的產品和服務。自2004起,英格索蘭便大力推行精益六式碼的管理模式,在生產及業務營運的部門展開了精益六式碼項目,並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到2008年6,英格索蘭正式與特靈(Trane)合併,其後更將精益六式碼全面推及至各個部門,包括生產、服務銷售各個範疇,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收益。該企業精益六式碼管理的成功有目共睹,從2005年開始,英格索蘭連續被「財富雜誌評為「全球最受人尊敬的公司。

另一方面,不少國際知名企業更以精益六式碼來扭轉管理的危機,其中以富士施樂(Fuji Xerox) 的個案最為人所熟悉。1999年,富士施樂為了節省成本,毅然將36個行政中心合併為3,並進一步重組公司的銷售部。此等重大的變動引起了內部記帳系統的混亂,並因此失去了一些長期的客戶而招至財務損失。

為了挽回客戶的支持,富士施樂於2002年正式引入精益六式碼管理,相繼推出了超過200個改善項目。富士施樂當時的行政總裁安妮‧瑪律卡希(Anne Mulcahy)曾說﹕「我們一直在拼命推行這一技術。到2003年,推行的精益六式碼項目終見成效,為該企業帶來了600萬美元的收益,以淨收益計算,更比前一年增長了近50%。

其後,富士施樂更加積極推行精益六式碼,以助其更快地推出新產品。一般情況下,一台每分鐘可以列印100頁的高端機器,必須經過多輪的設計、製造及測試。但經過六式碼工具的分析,該企業發現只須減少其中一輪工序,便能將產品推出市場的時間縮短一年。就如該企業在2004年推出的一款印刷機器,正因為六式碼工具的協助而大幅度地節省了建造模型所需的時間和資金。

一直以來,企業都期望產品可以賣得更高的價錢,從而賺取更多的利潤。另一方面,客戶卻希望得到質素高、價錢低的產品。這個深層的矛盾看來誰也沒有能力化解。精益六式碼的出現卻帶來一個新轉機,它為企業改善品質、提高效率和節省成本,供給企業下調產品價格的空間,客戶因而能用低價錢買到高品質的產品。這套管理模式的「優質」正正在於它能平衡企業與客戶長久以來的矛盾。

資料來源﹕六式碼學會
(本港唯一「中國質量協會」(CAQ)互認註冊綠帶 / 黑帶資格的專業機構,同時也是CAQ在港唯一認可的考試中心)
報名及查詢﹕ 電話﹕2581 2771 電郵﹕[email protect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