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瑪 提升瑪嘉烈醫院服務水平

六西格瑪 提升瑪嘉烈醫院服務水平

六西格瑪模式應用於商業企業管理上,旨在生產過程中降低損耗及流程的錯誤,提升產品質素。在應用與架構及運作流程複雜的醫療機構管理上,同樣能夠有效全面提升護理服務質素,改善病房運作效率、減少醫療事故、職員受傷及縮短病人輪侯時間等,進一步提升醫院的服務水平。

瑪嘉烈醫院為醫院管理局轄下其中一所急症專科醫院,自1990年初開始,一積極推動品質圈及多項優質改善方案,並於1998年率先推行五常法。在 2001年,該院首次引進六西格瑪(6 Sigma)於核子醫療服務,以改善病者的輪侯時間;在2004年初,社康護理服務更與3M公司合作,將六西格瑪應用於老人院舍,位員工進行傷口護理訓 練,成效顯著。六西格瑪除了使醫院員工對優質服務改善有新的認識外,更將服務效率逐步提升。

3年訂立24項改善措施

 

在2004至2006年間,瑪嘉烈醫院邀請擁有豐富經驗的六西格瑪專家為導師,利用六西格瑪的工具,按各臨床部門的需要,每年進行改善的工作。該院 護理總經理黎雪芬表示,醫院在3年訂立24項品質改善計畫,當中包括:病人紀錄規範化、預防病人跌倒、藥物安全、感染控制、減少工傷意外、預防壓瘡的方案 及正確病人身份確認的程序等。透過各部門的努力,各項改善計畫得以成功推行,醫院的工傷意外減少了兩成,病人的壓瘡比率亦減少了一半。其他的方案都有長遠 的改善,而最值得鼓舞的,是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專業團隊的合作都得以加強,成績是有目共睹。

至2008年,為了確保化驗標本流程準確無誤和加強傳送效率,醫院成立了一個六式格瑪綠帶培訓計畫,為30多位成員進行培訓,他們是來自20個部門 和不同專業及職級的同工組成,當中包括醫生、護士、化驗師、工程師和行政及支援人員。此計劃的目的在於病人標本由收集至發放化驗報告的流程中,尋求突破性 的改善方案。

作為以上各改善計畫的贊助者,黎雪芬認為,六西格瑪能夠提高病人安全、確立病房質素指標、改善服務質素及提升醫護專業團隊能力等各方面,都有顯著的效果。

下載報導原稿:


Comments are closed.